夜幕降臨,浙江省臺州市椒江區(qū)海門街道騰云山上,數十部手機同時亮起,鏡頭對準前方橫跨椒江入??诘木摭垺獰艄忤驳慕方颉H巳褐胁粫r發(fā)出驚嘆:“快看!橋上的燈光變色了!”“這個角度太出片了!”
“這里原來是導航燈標所在地,現在成了觀賞椒江二橋的最佳位置。”當地一位七旬市民扶著觀景臺的欄桿感慨,“我年輕時在這里看燈塔為漁船引路,現在看的是大橋車來車往,幾十年變化太大了。”
自今年當地新“海門八景”發(fā)布以來,“騰云飛虹”(騰云山觀椒江二橋)作為網紅打卡點,迅速成為年輕人追捧的寶藏機位。剛剛過去的國慶假期,吸引大量省內外游客紛至沓來,掀起一波又一波打卡熱潮。
從導航燈塔到觀景圣地
騰云山位于椒江外沙片區(qū),靠近椒江口,是一座并不高聳但卻視野極佳的山丘。沿著變電所小店旁的一條弄堂前行,踏上石階一路向上,約十多分鐘便可登頂。山頂集龍廟內觀景臺,即為“騰云飛虹”觀賞與拍攝點。
這里曾經是航海燈標的所在地,為往來椒江口的船舶提供導航信號。隨著時代變遷,燈標完成了歷史使命,但其遺址所在的山頂卻因得天獨厚的視野,成為了觀賞椒江二橋的絕佳地點。
“騰云山海拔雖不高,但恰好位于椒江出??冢瑥倪@里眺望,椒江二橋的全貌盡收眼底?!迸_州市文史研究館特約研究員王康藝介紹說,椒江二橋的正式名稱為“海門大橋”,于2014年建成通車,全長3702米,橫跨椒江出??谀习厄v云山與北岸老鼠嶼之間,而被命名為“海門大橋”,寓意“海之門戶”?!膀v云飛虹”的壯觀不僅體現在白天,夜晚的景象同樣令人沉醉。
網紅打卡點的誕生記
“我是看了網上的照片找過來的,還看到了知名旅行博主房琪也來過這里?!眮碜陨虾5囊幻髮W生和兩位同學專門趁著周末前來打卡,“我們在手機上看攻略,說這里傍晚很美,既能拍到日落的溫柔,也能拍到夜景的璀璨?!?/p>
像他們這樣的年輕人正成為騰云山的主要游客。他們帶著相機、手機、無人機,尋找最佳角度,記錄大橋與江面交相輝映的瞬間,也不忘拍一張“我與大橋合個影”。
當地攝影師吳先生已經多次來此拍攝:“不同天氣、不同時間,二橋呈現的美完全不同。晴天時藍天白云與橋的鋼結構形成強烈對比,陰天時云霧繚繞如仙境,夜晚燈光亮起,橋體宛如一條彩色飛虹跨越江面?!?/p>
吳先生說,最佳拍攝時間點是日落前后一小時和夜晚燈光開啟后,“橋上的燈光會變色,金色、藍色、紫色交替,與江面倒影構成夢幻畫面?!?/p>
新舊交融中的城市記憶
對于老海門人來說,騰云山承載著幾代人的記憶,那時的騰云山是指引在江上和海上捕魚的親人回家的方向。
據史料記載,清同治年間,臺州知府劉璈曾主持在海門一帶修建導航設施。民國年間,永寧、永川、平陽等各輪船公司曾先后在椒江口騰云山、牛頭頸山設置簡易燈標作為導航標志。
如今,燈標已不再,但騰云山依然是指引方向的“地標”——不再是為船只導航,而是為市民和游客指引觀賞城市美景的最佳方位。
王康藝認為,“騰云飛虹”景觀體現了椒江從漁港小鎮(zhèn)向現代化濱海都市的轉型:“燈標代表著農耕文明和漁業(yè)文明時期,人們依靠海洋謀生;二橋則代表著現代工業(yè)文明和交通發(fā)展,連接起兩岸經濟。這兩個元素在騰云山交匯,形成了獨特的歷史對話。”
山海之城的魅力升華
夕陽西下,華燈初上。椒江二橋上的燈光依次亮起,映照在江面上,宛如一道彩虹橫跨兩岸。山頂上的游客們靜靜欣賞著這一刻,相機快門聲此起彼伏。
這座曾經指引漁人歸家的山丘,如今正以另一種方式,向世人展示著椒江這座山海之城的獨特魅力——傳統(tǒng)與現代交融,人文與自然和諧,歷史與未來相接。
而這,或許正是“騰云飛虹”成為新“海門八景”的真正意義:它不僅是一處風景,更是一扇窗口,透過它,人們看到了椒江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羅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