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如何盡快恢復并提振地區(qū)經濟尤其是幫助受災嚴重的湖北省經濟恢復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近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開展多場為荊楚味道帶貨。一時間,“湖北帶貨”、“拼單”、“助農”成為熱搜的公益關鍵詞?!爸x謝你為湖北拼單”社會效益良好,截至4月17日賣出總價值1億多元的貨物,助力湖北和全國決戰(zhàn)全面建成小康、決勝脫貧攻堅,彰顯了媒體社會責任。
一、彰顯媒體社會責任,直播帶貨助力湖北經濟復蘇
4月6日,首場被網友稱為“小朱配琦”的公益直播由總臺央視“段子一哥”朱廣權和“淘寶”平臺“帶貨一哥”李佳琦通過“連麥”隔空“云直播”,為湖北小吃和特產帶貨,兩個小時的直播吸引了1091萬人次觀看,累計觀看次數1.22億人次,直播間點贊數1.6億個,賣出總價值4014萬元的熱干面、魚糕、鴨脖等商品,幾乎所有的貨品都在15秒內售空。用戶注意力聚集甚至超過“淘寶”的“雙十一”活動。
4月12日,公益直播第二場由央視主播歐陽夏丹攜手演藝明星王祖藍、鄭爽、蔡明、湖北十堰市副市長王曉以及66位“快手”達人在“央視新聞”客戶端、“央視新聞”快手號、央視新聞微博平臺同步直播,該直播在“快手”平臺累計觀看人數達到1.27億次,累計點贊1.41億個,連同“快手”達人發(fā)起的“謝謝你為湖北拼單”直播,當晚一共賣出6100萬元的湖北農副產品。
4月15日開啟的第三場直播則是五位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主持人攜手帶貨“女神”“烈兒寶貝”和湖北30位縣長一起進行,直播平臺不但涵蓋手機“淘寶”、總臺“央視頻”5G新媒體平臺,還有湖北廣播電視臺“長江云”平臺。賣出貨物價值也超過6000萬元。
直播帶貨這種新的媒體公益方式實現了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雙豐收,農民、網民、媒體三受益,在決戰(zhàn)全面建成小康、決勝脫貧攻堅關鍵之年尤為值大書特書。
二、強強聯手,文化帶貨,讓消費成為助力決勝全面小康、脫貧攻堅的高尚行為
強強聯手:“央視新聞”首場直播帶貨的合作平臺為“淘寶”。從中國消費者協(xié)會對直播電商的消費者滿意度調查看,“淘寶”直播在各維度中排名領先。第二場直播合作伙伴“快手”是日活超 2 億用戶的短視頻平臺。新華社和人民日報在直播帶貨中,也與強勢新媒體平臺合作,強強聯手實現多方共贏。
文化帶貨:朱廣權和李佳琦搭檔的直播賣貨“小朱配琦”的成功,在網上被稱為“文化帶貨”——直播過程中,朱廣權全程妙語連珠、金句不斷:“煙籠寒水月籠沙,不只東湖與櫻花,門前風景雨來佳,還有蓮藕魚糕玉露茶,鳳爪藕帶熱干面,米酒香菇小龍蝦,守住金蓮不自夸,趕緊下單買回家,買它買它就買它,熱干面和小龍蝦……”讓網友在下單購物的同時順帶上了一堂文化網課,富有歷史底蘊和文化的“?!?,不但讓語言更加立體豐富,消費感受也大有不同。
總臺長期以來,從未間斷過公益活動,為多地農產品滯銷開展多種形式的公益幫扶,如播出公益廣告,如開播大型公益特別節(jié)目,如開辟報道新聞、專題等節(jié)目……為經濟建設和生活提供給力支持。今年突飛猛進的公益直播帶貨,通過“直播+電商+公益+扶貧”,急當地群眾之所急,同時弘揚了一種理念:讓消費也成為抗疫和決勝全面小康、脫貧攻堅的高尚行為,是光榮的行為,激發(fā)了消費群體的守望相助熱情,變成一種全民愛國行動。
三、創(chuàng)新方式做公益,破局媒體融合改革壁壘,提升媒體公信力、影響力、傳播力
直播帶貨是總臺推進媒體融合進程中的諸多嘗試之一,是跨界電商、積極靠攏民間話語的一種嘗試。有學者指出,與普通的購物方式包括網上購物不同,直播帶貨更具社交屬性,具有互動性強、參與感強、動態(tài)直觀等特點,很容易引發(fā)消費者共鳴并激發(fā)消費動力。總臺擁有強大的影響力、公信力、傳播力,憑借其廣泛的覆蓋面和影響力幫助一些貧困地區(qū)的企業(yè)或個人實現部分經濟價值。更為可貴的是,總臺一直在尋求5G+4K8K+AI媒體融合改革的突破口,而今年直播帶貨的嘗試,使媒體融合邁上堅實的臺階。直播的公益性宣傳特點更為突出。也在產出原創(chuàng)性互動節(jié)目,實現多重效益的豐收。
總臺主播+淘寶或快手等平臺這種合作模式,是媒體融合的發(fā)展和進步,展現了中國傳媒發(fā)展的“新四化”即視頻化、科技化、服務化和介入經濟生活的電商化的趨勢??偱_努力探索融合傳播,并開拓做公益的媒體資源優(yōu)勢,為盡快恢復并提振經濟尤其是幫助受災嚴重的湖北省經濟恢復做出了貢獻,應予肯定。
(王永利)